記帳及預算

記帳,是FIRE的起手式

記帳,有的人覺得很瑣碎、沒必要;有的人把記帳視為壓力,記了幾天就放棄了;

有人把記帳視為工具,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用;有的人把記帳當成,口渴要喝水、餓了要吃飯習慣、有支出就記帳的習慣。

上述的情形,我全部都走過。在2011年以前,我覺得記帳真是一件煩雜的事,吃早餐要記、買個小文具要記,下午茶買個雞排珍奶放縱一下也要記,實在很煩。

但是,那時候一直有個困擾:「我的錢到底花到那裡去?!」

試過幾種書上推薦的方法,例如,多帳戶存錢法、零錢整付法、每月固定存錢法等等,效果都不好。只好回頭逼著自已開始記帳。剛才始的時候記沒幾天帳,就中斷幾個星期,再想起就已經是一個月甚至數個月之後了。

自從2012年開始下定決心,把記帳當成習慣,一直到現在,已經維持記帳習慣10個年頭。這篇文章我就來分享把記帳成為習慣的目的、好處、方法以及個人總結吧。

2022年全年消費支出記帳

2012年全年消費支出記帳

為什麼要記帳?

  • 理財的開始

如何開始理財投資,是大部份人常問的問題。

其實理財與投資是兩件事,理財是管理你的資產、收入與支出,投資是增加你的資產或財富數字的成長。投資的前提是要有本金才能進入投資市場累積財。對於大多數個人而言,關鍵在於怎麼存到本金,怎麼把每個月的支出小於收入,逐步累積成第一桶金,這是理財。所以,我認為理財的第一步,就是理好個人的收入與支出的數字,也就是記帳。有了數字記錄,才是理財的開始。所以我認為記帳→理財→投資,依序進行,如何記帳,是更好的開始。

  • FIRE想過什麼樣的生活?要過這樣子的生活需要多少錢?

很多人在想到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的話題,通常第一個問題是要多少錢才能退休?

但是,多少錢才能退休是取決於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?要過這樣子的生活一年需要多少錢才夠?要想回答這兩的問題,最好、最清楚、最數據支持的回答,就是記帳了。

所以,記帳不是目的,不是為了記帳而記帳,而是為幫助理財的開始,協助早日達到財務目標的一個工具或習慣,也是FIRE的起手式。

記帳的好處?

自從我2012年開始養成記帳習慣以來,我總結出以下幾個「記帳」帶給我的好處:

  • 對錢更有掌控感這是記帳最顯著的優點,可以清楚的知道錢怎麼來的,錢又到那裡去,讓你對錢開始有掌控感。
  • 對生活更有掌控感記帳一天、二天…一個月、二個月…一年、二年,對錢有掌控感以後,生活變的踏實、不慌,開始感覺對生活更有掌控感了。
  • 用數字記錄生活的變化我這十年來用記帳,也就是收入與支出的數字,來記錄從我結婚、成家、有小孩、換工作、中年失業…一路的成長與變化。收入與支出項目不會一成不變;凡走過,不一定會有痕跡,記下來才會有。當回頭看這些數字時,不僅是記錄,也是一種回憶,就像翻開泛黃老照片心情一樣。例如:我現在回頭看2015醫療支出,那年左腳受傷,做了膝關節微創手術開刀、2016年底小孩出生,2017年花的錢都在養小孩上面,也帶來成長的喜悅。
  • 用數據規劃未來生活公司企業每年底要為未來一年編列預算,你會幫自已的生活支出編列預算嗎?如果沒有記帳,要編列預算,大概率就只能憑感覺,或是用猜的,非常不踏實。像我不僅有記帳習慣,每年年底也會做這一年的收支分析與檢討、預測未來一年會有那些生活上的重大變化,生活消費應該怎什麼樣的調整來因應,都有數據幫我撐腰,讓我更有底氣的去規劃未來生活目標。
2017年-有小孩第一年的記帳
2017年-有小孩第一年的記帳

那些人適合記帳?

如果你問我:「那些人需要記帳?」

我的回答是:「每一個人都適合!」

但是,記帳是一件很瑣碎的事、在養成習慣之前,也是一種壓力。也就是有壓力,才會有進步,你說是嗎?如果你是以下幾種人,我強烈建議開始記帳這個習慣:

  • 想要FIRE的人
  • 需要有清楚財務目標的人,例如:5年後要買車或買房、規劃退休等。
  • 對錢及生活感到Hold不住的人
  • 薪水高,卻一直存不到錢的人
  • 無法回答每年收入與支出比例的人,這類人通常的回答:大概…,好像…,然後,就沒了。

如何高效記帳?

超過十年的記帳習慣,我的方法總結成三個字:「快、狠、準」

  • :要快,就要化繁為簡。我記帳步驟簡單,5秒內完成( 5次點擊)。細詳步驟後面會提到。
  • :要養成一個習慣,就要對自已狠一點,逼自已一段時間!先以記帳7天為一個週期及目標,採用你覺得舒服可以開始的方式。7天後做一個調整,再進行下一個7天的週期。我的經驗,只要不放棄記帳,通常逼自已到第三個7天週期,也就是第21天就會找到最適合自已的記帳方式,持續就能養成固化這個習慣。
  • :我的準,只記重要的。我重視的是,掌握大分類,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、醫療、繳稅、保險、育兒…等各大類。像是支出方式,是用現金、信用卡、轉帳、禮卷、…這些對我來說不是那麼重要,我就不會去記錄。只掌握大分類及重點,才能做到快,快才會省時省力,才能持續做,內化成習慣,習慣把每一筆都記帳下來,這樣才會準。

什麼時候記帳?

在台灣,一般人的支出還是以現金為主要支付工具。不過,信用卡、悠遊卡、iCash、全家支付、全聯支付這類工具,方便好用,一定出現在我們現代人的生活開銷支付的選項裡。

以下分享我的記帳原則:

  1. 現金基礎 :各種消費,只要付出現金的當下,就是記帳日,付多少,當筆就記多少。有一些支出項目,例如和同事團購,可能有先付訂金,貨到再給尾款的情況。我就記帳原則是,付多少的當天就記多少,不要等到貨到時才記帳,才能避免漏掉或記錯金額。
  2. 信用卡付款:如果是使用信用卡整筆支付,我會在刷卡的當天就記帳,而不是等到付帳單時才記錄。我在付帳單時,會核對消費明細,看是否有漏記或異常消費記錄,例如被盜刷,我就有一次在記帳時,發現星展銀行信用卡被盜刷,立即打電話給客服處理爭議款項,免去一筆冤望錢。這樣動作如果熟練成習慣,大約3~5分鐘就能完成,並不會花太多時間。
  3. 信用卡分期付款:如果有使用信用卡作大筆金額消費的分期付款,就會以每一期信用卡帳單上的入帳日期,作為支出記帳日期,並維持各期消費分類及品名一致,便於統計分析。
  4. 支付卡:像悠遊卡、iCash、全家支付、全聯支付之類,因為都已設定綁定銀行帳戶,加上這類消費大多是小額或日常生活必需支出,如買早餐、飲料、搭捷運、Ubike等,主要就是食與交通兩類。我就不會逐筆去記錄,而是在月底,整筆區分成食或交通兩大分類來記帳。

當然,原則是用來被打破的!你需要依照生活消費息性與習慣來作最適化調整。

如何管理記帳分類?

每個人使用分類的方式會依照個人生活習慣、消費習慣而有所不同。我管理分類的方法如下:

  • 抓重點的大分類: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、醫療、繳稅、保險…這幾大分類。
  • 目的性建立細項分類:建立細項分類時,一定是有目的性的。例如,「行」下面會有加油、eTag、汽車保養等,假設這個行的大分類金額過高時,我就會去看是這個月,有汽車保養嗎?還是真的開車開太多了?還是其它原因?注意,不需要一開始記帳就建立細項分類,很多支出項目不會一開始就想到或發生,可以等到發生時再建立即可。
  • 某項消費占總支出10%以上時:以我的消費習慣為例,前幾項重點大分類的消費支出的比重,大約占總支出的10%~20%,大多數是「食」的支出。如果有一個別細項分類,金額占比大於10%,那我就會建立成一個獨立大分類,進行重點管理。
  • 人生有重大改變時:例如生小孩。我在小孩出生前半年就開始建立「育兒」這個的大分類,把老婆產檢、嬰兒準備要用的採買,都放到這個大分類來作管理。常聽人說,養一個小孩到大需要多少錢,那都是一個非常概括的數字,真實是多少?實在不知道,如果記帳下來,那未來還可以把經驗,分享給孩子的孩子。
  • 特別想管理某項支出:像是我買iphone手機時,是買綁約的$1299資費方案。這個方案的流量我實在用不到,但是為了買新手機,才選擇這個方案。我想在租約到期時改成便宜方案,就特把原本在放在「住」這個項目的電話費,拉出來成為一個大分類,時時提醒自已。所以,如果有每一個細項你需要特別管理,就把它拉到大分類層級,會達到更有效的管理。

如何開始記帳?

很多人想到要開始記帳,就立馬google「記帳APP推薦」。其實,我不建議你這麼做。因為記帳重要的事,是「記下來」。如果一開始就上網google「記帳APP推薦」,那會花去很多在比較各種App、被五花八門的功能給迷惑,卻遲遲還沒開始「記下來」這個動作。

所以,我建議先用手機的記事本來記帳。對, 就是記事本!只要可打字或語音輸入都的記事本都可以。例如,使用語音輸入:1月19日,「早餐60元」、「午餐120元」、「下午茶80元」、「晚餐和朋友聚餐480元」每一項都在三秒內,把該筆消費支出記在筆記本內,快速又簡單的「記下來」。

把支出記下來,一天、二天、三天…一直到第七天,這過程中你會不斷調整出屬於自已生活的記帳方式、頻率、以及需求。這時候再把你的需求列表下來,再上網去google 「記帳APP推薦」,能幫你省時間找到適合你的App。

例如,我對記帳App的需要如下

  • 使用介面簡單,能讓我在5秒內,打開APP、選擇日期、輸入金額、選擇大分類、按下儲存,在5個按鍵動作下能完成整個記帳動作。當遇到重要項目時再輸入品名或備註即可。
  • 基本功能就好,能夠進行大項分類的統計即可,能自已新增修改大項分類、細項分類及品名。
  • 不需要fancy圖表,只要可匯出CSV即可,想要進階分析就到Excel,自已的圖表,自已拉。
  • 能夠備份,這點太重要。

記帳APP推薦

我當時下載了幾個記帳App,由於我的需求明確,打開記上一筆支出就知道有沒有符合需求。最後,我只留下這Moneycare這一個App,用了一段時間,也付費購買。一用就超過十年的時間,非常值得。

‎MoneyCare

MoneyCare App

記帳Q&A

Q:有幾筆支出忘記或漏掉怎麼辦?

A:通常這種情況會發生在支出後,但是沒有發票或收據的情況。事後突然想起,卻已忘記支出金額是多少錢了。這種情況很常見,連我記帳多年,也還是會發生。

最重要的是,**別因此而放棄記帳。**只要你還有那麼一點點印象,也想把它記帳下來,先恭喜你,你已養成記帳的習慣了。這時候,把你腦海裡僅存的一點點記憶,大致的日期、大致的金額,支出大分類,記帳下來即可。先求有,再好正確。一整年的支出不會因為一、二筆或是一、天的支出沒記帳會有太大影響。除非是重大支出,你又刻意不想記,那就是另一回故事了!

Q:記帳要記多久?

A:我個人經驗已把記帳習慣養成口渴要喝水、餓了要吃飯、有支出就會記帳一樣的固定習慣。不記都不行。

當然,很多朋友說記帳對他們來說很麻煩,也不想一直記下去,能不能只記一段時間?

這當然是可以的,記帳是幫自已掌握收入與支出的平衡,並對生活有掌控感。我曾經建議一位朋友開始記帳來改善他存不了錢的問題。他是月薪超過10萬的高薪一族,單身,開一台帥氣的BMW,每個月的消費竟然比薪水還多,還動用了信用卡的循環利息。他開始如實執行記帳大約六個月的時間,還光了循環利息,支出也能控制在比薪水還少。雖然,他之後還是覺得記帳麻煩,在六個月就沒有固定在記帳,但是已養成對收支平穩的掌控感。

所以,記帳算是一種工具,可以階段性的用來協助你進行理財的準備、記錄生活開銷、追縱財務目標進度等等,可以短暫或是當你人生有較大變化時,例如:即將生小孩,來作一段時間的收支記錄,能讓你有數據為基礎的去規劃人生的下一段旅程。規劃完了,還是覺得記帳有壓力,那就停止。等到下一次有需要時再拿出來用也是可以的。

Q:收入與支出都要記錄嗎?

A:大多數人是受薪階級,每個月唯一的收入是每月5號的薪水入帳,再加三節獎金或年終獎金。這樣很單純,可以每年作一次匯總記錄就可以。

如果有一些不定期的副業收入或兼職,例如我一些刊物寫稿,每年大約會有二~三次的稿費入帳。這些我會另外記錄下來,隨著時間增加除了數據記錄之外,還會有一種自已才懂的成就感。

Q:有的支出涵蓋到兩類或以上,要怎麼辦?

A:這是很常見的情形。例如,我常參加一些學習活動,而活動的費用可能會包含餐點或是交通的支出。我的方法是:目的決定、整筆列入。以學習活動為例,因為參加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學習某一門新知識,不管餐點或是交通是多少,很有可能吃的比較好餐點,就比學費還貴。那我還是會把這整筆支出歸屬在「育」這項大分類底下,因為我參得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要學習那一門新知,而不是為了吃而去的。當然,你也可以根據你的情況作調整,重要的是每一項支出都如實記錄。


最後,歡迎你加入記帳一族,對錢及生活更有掌控感、用數字記錄生活的變化,並用數據規劃未來生活,早日達成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的目標。